你的位置:股票线上配资哪个平台好_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入口_股天下配资 > 股天下配资 > >绿水青山间的传统民居瑰宝 ——饶平土楼
热点资讯
股天下配资

绿水青山间的传统民居瑰宝 ——饶平土楼

发布日期:2024-04-29 18:50    点击次数:182

  陈丹程建军

  土楼民居是中国南方传统民居中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明星,更是令人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提起土楼,人们往往立即联想到福建永定和南靖地区的土楼,其实在广东潮州市饶平县也保留了大量土楼民居遗产。

  据《饶平县志》记载,改革开放前夕,饶平有迹可考的土楼有781座,分布于当时的16个镇。2007年至2011年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饶平县登记土楼共217处。目前饶平现存土楼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不可以移动文物63处,共计83处。

  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的道韵楼可谓其中翘楚。道韵楼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历经430余年保存完好,是全国最大的八边形夯土围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发现,土楼并不是饶平客家和潮汕民系最初的居住建筑,而是在明中期才开始大量兴建,随后百余年间发展为韩江流域最主流的民居类型。

  饶平土楼形式多样,造型美观,有八角形、圆形、椭圆形、马蹄形、四方形等类型。圆形土楼数量最多,共63处,占比达75.9%;其次是椭圆形土楼,共8处,占比9.64%;马蹄形土楼共6处,占比7.23%;方形土楼共5处,占比6.02%。还有八角形土楼1处。土楼为何普遍为圆形?人们给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比如圆形像古代铜钱,寓意财富充盈,圆形土楼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等,但圆楼利于防御,无视线死角和火力盲区,结构稳定性和抗台风、抗震性更佳,建造、维护成本更低,施工便捷,分配公平等实际好处可能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土楼民居根据空间形态大致可以分为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类。在福建,客家土楼多为通廊式,闽南土楼多为单元式。通廊式土楼各层皆由一圈廊道串联起所有房间,土楼内使用数个公共楼梯,类似集体宿舍。单元式土楼则更像联排别墅,由多个由下至上的完整居住单元并联而成,每个单元皆有独立的出入户门和上下楼梯。饶平土楼多为单元式土楼,各单元毗连围合,又自成一体,较好地兼顾了居住的公共性和私密性需求。

  饶平土楼的规模大小变化甚巨,最小的土楼占地面积约400m²,而最大的土楼可至7000m²,通常在500至3000m²之间,包含15至50个居住单元,高两层或三层。通过对饶平83处土楼的统计分析发现,无论规模如何,土楼内每个居住单元的用地面积大致为70m²,可见与其他民居类型相比,土楼民居在集约用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应于粤闽赣交汇区域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

  饶平土楼由夯土或土坯砖砌筑的外墙与各居住单元间的隔墙共同承重。在每个单元内,楼板檩条将负荷传递至两侧承重墙,这就为居住单元纵深方向创造了充足的空间自由度。因此,一个居住单元可包括多种功能空间,如门厅、客厅、厨房、餐厅、储藏室、卧室以及架高神龛等。

  饶平土楼的居住单元根据空间组合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一进式、二进式和三进式。影响居住单元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单元的深度,这是由建筑用地范围的大小和建造资金的多寡决定的。最基本的居住单元是一进式,由一个带有大披檐的单间组成。当用地范围深度增加3至4米,便可增设一个门厅,不仅扩大了居住面积,还可在门厅和正厅屋檐之间形成天窗,改善采光。随着深度增加,又可加入一个小天井和侧廊,前后厅朝向天井,以提升通风和采光。后两种皆属于二进式。当进深超过12米,可以形成一个三进居住单元,包含由庭院和天井分隔的三个室内空间。

  很多饶平土楼外围都有一圈或多圈不封闭的环状建筑,当地称之为“楼包”。楼包一般是在主楼建成后陆续兴建的。楼包和主楼一样,采用单元式格局,高2至3层。楼包环绕主楼,在主楼主出入口处断开,形成共同的土楼入口广场,当地称“外埕”,与围合在主楼中央的“内埕”相互呼应。

  主楼内部空间紧凑,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变得拥挤不堪。而各个小家庭的人口发展和经济情况不同,往往很难再一次集资另建土楼,而环绕主楼逐个建造楼包单元是一种更方便、实用的办法。这也是饶平土楼的特色之一,体现出在应对家族人口增长方面良好的适应性。楼包单元往往更受居民青睐,因为它们比主楼中的单元更宽敞,出入也更便捷。

  在紧邻饶平县的广东客家文化区,“围龙屋”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它以两到三进堂屋为中心,左、右两侧为横屋,后部是半月形的围屋。饶平土楼中的楼包很可能是从客家围龙屋中的围屋发展而来,因为楼包在福建客家、闽南土楼中都较为少见。

  土楼素来被认为是以防御性为主的堡垒。然而随着政治和社会的稳定,饶平土楼在清中期后防御性开始减弱,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尽管土楼的整体外貌基本保持不变,但增加楼包、阳台等措施展现出土楼向开放性和舒适性方向发展的趋势。明代土楼常见的一些防御设施也被取消,如顶层串联所有居住单元的通廊和便于布防、射击的瞭望台。一些土楼甚至不设大门,开敞面向入口的外埕和半月池。可见土楼民居已经从集体防御的堡垒发展为适应山区地形和耕地紧缺条件的集约型民居。

  土楼传统民居不仅体现出先民们精湛的建筑技艺,更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文化、耕读文化。饶平土楼数量较多、形制丰富、工艺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广东民居建筑遗产中的瑰宝。保护、发掘、研究、展示、传承好饶平土楼民居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守护好乡愁的必然路径,更是推动文旅融合,建设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陈丹为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程建军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京基金融国际股价大跌超15%,子公司出售保险经纪公司近五成股份
下一篇:白酒股集体下跌:多家酒企称春节动销正常 业界看好今年保持增长
友情链接: